略论美国历史上女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刘小平
摘要(Abstract):
本文作者从研究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曾出现过的两次浪潮。文中着重论述了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详细地分析了这次运动兴起的原因及特点,指出这次浪潮比第一次浪潮来势凶猛,范围广影响深。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地位,从而使广大妇女从家庭步入社会、参政议政,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活跃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小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路易斯.哈伯:《世界科学界女先驱》第68页。
- ② 格林.波特:《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第996页。
- ③ 王春良等:《世界通史简编》下册第145页。
- ④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第718页。
- ⑤ 麦卡锡主义:指出1950--1954年间出现在美国社会中的一股极端的反苏、反共、反民主的反动思潮。麦卡锡是美国共和国极右势力的代表,参议院的议员,从1950年起,他操纵参议院,搜集黑名单,进行非法审讯,迫害进步民主势力,遭到了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世界舆论的谴责。
- ⑥ 新左派运动:指出1960--1968年间由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似乎带有新见解的社会政治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因为他们声称摆脱“老左派”的“教条”自诩为“新左派”,故称之为新左派运动。
-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8页。
- ⑧ (13) (15) 威森特·P·巴拉巴:《美国统计摘要》第161、 151页。
- ⑨ 西奥多·怀特:《美国的自我探索》第138页。
- ⑩ (12) 格林:《美国政治史百科全书》第1362、 1369页。
- (11) 引自《外国史知识》1985年第七期,第37页。
- (14) S·亚历山大·里帕:《自由社会的教育--美国教育史》第274页。
- (16) 小阿瑟·施菜辛格:《美国民主党史》第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