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湘西苗语空间语言“上、下”的认知

    施院毛;

    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可以进一步探讨湘西苗语“上、下”的表征及其隐喻。湘西苗语的“上、下”可以表征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表征静态空间时为方位名词,表征动态空间时为趋向动词。静态空间以山川为认知原型,表征不同的空间语言并从空间域隐喻映射到时间域和社会域;动态空间以位移方向为参照,表征位移事件的目的空间并从空间域隐喻影射到时间域、社会域和经济域。

    2023年10期 v.39;No.26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高校“大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师吉金;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要求,对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有重要意义。讲好“大思政课”的路径包括:从思想观念上认识问题,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角度、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认识问题;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内容所蕴含的道理,即注意“两个大局”、注意思政课内容的系统性;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师共同发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共同研制效果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课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的结合,即在校内教学中联系社会实际,在校外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

    2023年10期 v.39;No.26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论芬利的目的-关系理论及其绝对性问题

    张昱顾;

    史蒂芬·芬利的目的-关系理论致力于站在自然主义还原论的立场为“应当”概念提供统一的语义分析。理论通过“目的”的限定功能对规范性语言的意义作出说明,将规范性语句还原为关于“是”的认知判断。理论的不足在于“应当”作绝对性使用时,绝对命令的语言形式和“目的限定”这一关键要素之间的冲突。对此芬利的回应把绝对命令“无目的引入”的语言特征解释为一种省略目的的“修辞手法”,但仅仅提供了散乱的推测。目的-关系理论的模糊之处实质在于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的理解混淆和意义分歧,这亟待探究规范性的最终本质来解决。

    2023年10期 v.39;No.269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弼哲学思想中“名”与“称”的解析

    张婉;钱新瑞;

    王弼在其哲学思想中,将“名”与“称”二者作为实现“得意”的工具,认为这二者在“得意”方面起到承接作用。“名”与“称”二者可统一为“言”,但却为“言”的不同形式。王弼对二者的哲学意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与区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哲学观点。将“象”作为承接“言”与“意”的桥梁,使“名”与“称”这两种“言”在作为得“意”的工具时,能够明确发挥出内涵指代其特征的作用,达到“得意”的目的。其次,王弼在《老子》《论语》《周易》中对“道”和其他关键哲学概念的解释也是在辨析“名”与“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通过对“名”与“称”二者的解析,不仅为解读文学经典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有助于了解王弼玄学思想的全貌。

    2023年10期 v.39;No.269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_教师教育

  • 贵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

    王朝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高校在党中央和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学习,在大学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考察,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10期 v.39;No.269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_课程与教学论

  • 贵州高校双语教学:争议中的发展

    张春来;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与重要指标。21世纪初,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与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双语教学在各高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于近年来进入了自觉发展期。高校双语教学在实践中遭遇了争议,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地处西部的贵州高校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提升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准,贵州高校应积极求变,不夸大争议,不无视困境,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动包括全英文教学在内的双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期 v.39;No.269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姜维;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成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方向引领。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符合立德树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拓展课程思政渠道;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课程思政则蕴含着特殊性价值,它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心民意,推动体育强国建设;拓展学生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磨砺昂扬斗志,彰显体育精神。基于此,提出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普修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在教学目标层面,凸显课程思政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在教学内容层面,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方法层面,运用多元教学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在教学评价层面,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思政质量。

    2023年10期 v.39;No.269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期望共促学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基于NVivo 12plus的质性分析

    熊梦琪;

    以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期望与学业成绩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 12plus软件对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扎根理论分析。从理念、表现、条件这三个层面构建了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期望共促学业发展的“金字塔”模型,具体阐释了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期望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助力学生学业高质量发展。在理念层面上,提出基于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期望与学业成绩反馈调节机制的共促学业发展核心思想;在表现层面上,提出基于父母教育参与和学生学习表现的共促学业发展实践路径;在条件层面上,提出基于“学生自身条件+家庭基本条件+外界环境条件”协同作用的共促学业发展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反馈循环机制,良性的反馈循环是促进学生持续知识获得的关键。

    2023年10期 v.39;No.269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出版研究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刊载稿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袁向芬;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期刊出版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为掌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现状,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从发文量、基金资助稿件量、影响因子、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发文所属学科情况五个方面对《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刊载的稿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升期刊质量的对策,以期为今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v.39;No.269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_汉语言文字学

  • 新出唐代墓志残损字形补释

    马智忠;

    近二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墓志。由于墓志石面局部残缺或拓本不精,造成志文残损漫漶,给简报整理者准确释读增加了难度。鉴于上述原因,考古发掘简报提供的墓志录文有时会出现文字缺释的情况。残损字形的考释,往往涉及多种方法,不过,其中最重要的方法还是根据残存的笔画、字形轮廓再结合辞例、典故对残字进行辨识。

    2023年10期 v.39;No.26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_中国古代文学

  • 论邹元标性格与传记文献记载之离合

    王帅;尹楚兵;

    邹元标乃晚明士林领袖,江右王门中的翘楚,因抗疏权相“夺情”而被世人视为刚决的气节之士,然其性格与后世传记文献中的记载多有离合之处。邹元标的性格以刚介忠直为底色,在此基础上,强烈的政治进取心与学术责任感促成了其“狂者”式的豪杰人格。后世传记文献多强调邹元标谪戍期间心态的乐观与淡然,而面对苦难危机时其性格中柔弱敏感的特征则往往被有意遮蔽。至于“晚节务为和易”之评,实际上更偏向于指代邹元标晚年立朝为政主张上的转变。整体上看,邹元标性格早年间以刚直忠介为“显”,以慈善和易为“隐”,晚年立朝则呈露此消彼长之势,除了学养日粹之外,母亲的教诲与人生经历本身的磨砺同样是主要原因。

    2023年10期 v.39;No.269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 贵州旅游景点名称英译研究——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蒙昌配;

    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贵州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景点名称不仅在字面上有明确的指称意义,而且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它们所传递的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尤为重要。这种深度的符号意义需要采用恰当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才能得以传达。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源语言中某一景点名称的多重文化和语境意义被转化为目标语时,可能产生多种英文译名。这不仅突显了翻译的复杂性,也凸显了文化转码的挑战。通过研究以期为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并为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023年10期 v.39;No.269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