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异特征分析

    陈起伟;熊康宁;兰安军;

    针对岩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以中国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2015年ZY-3和GF-1号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估算了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岩性分异和地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贵州省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约4809.1×10~8元,主要为调节服务功能,以灌木、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服务价值量最高。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区域分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西北较低,东南部较高的特征,大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贵州省岩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非岩溶区高767.8×10~8元,但岩溶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非岩溶区低4617元/hm~2。

    2019年06期 v.35;No.220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

    李仪;桂腾越;燕倩;莫韵娴;王盘江;李松;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贵阳市6个主要饮用水源地(百花湖、南明河、阿哈水库、红枫湖、沙老河水库和花溪水库)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中氟离子浓度平均为0.61±0.17 mg·L~(-1)。阿哈水库水中氟离子含量最低,为0.31 mg·L~(-1);南明河水中氟离子含量最高,为0.85 mg·L~(-1),约为阿哈水库的2.74倍。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参照,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离子含量均满足Ⅰ类水要求(≤1.0 mg·L~(-1))。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的非致癌风险在2.46×10~(-9)/a~6.75×10~(-9)/a之间,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的每日推荐饮用量为2.82~7.74 L,每日通过饮水摄入的氟量为0.62~1.70 mg,长期饮用并不会导致氟摄入量过高。

    2019年06期 v.35;No.220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贵州农业废弃物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曾凡勇;樊云龙;屠龙松;李华超;姜维;

    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果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将会导致农业资源严重浪费和破坏,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贵州省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其对社会与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已有方法,分析将"废物"转化为"宝物"的潜力,既能转化为可用资源,又能改善环境。针对贵州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质化和材料化等有效再利用方法。

    2019年06期 v.35;No.220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为活动对贵州西部野八角灌丛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研究

    廖昕荣;肖华燕;

    对贵州西部野八角灌丛区不同人类活动干扰与恢复程度的五种不同土地类型分别设置典型样地,随机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人为活动对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破坏程度的增大,土壤pH值有减小的趋势,土壤pH值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草地(5.94)>弃耕地(5.78)>柳杉林(5.39)>柳杉-野八角灌丛交错带(4.74)>野八角灌丛(4.68);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破坏程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野八角灌丛(9.59%)>柳杉-野八角灌丛交错带(7.68%)>柳杉林(4.33%)>弃耕地(3.46%)>草地(3.03%);野八角灌丛破坏对全氮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全氮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野八角灌丛(0.29%)与弃耕地(0.14%)和草地(0.10%)之间;全磷含量以柳杉林最高(0.16%),表明营造柳杉林对于全磷含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2019年06期 v.35;No.22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茂兰自然保护区4种纵裂菌科真菌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任军;曾琛;雷洲;郑延丽;

    初步调查了茂兰自然保护区纵裂菌科真菌的种类,建立了该科部分属的系统发育树,以了解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纵裂菌科真菌微生物多样性,为丰富自然保护区真菌种类资源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真菌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并根据所获得的28nrDNA部分序列片段建立了纵裂菌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2株纵裂菌科真菌,分别隶属于Hysterobrevium、Psiloglonium、Gloniopsis、Rhytidhysteron 4个不同的属,且该科基于LSU(28S)系统发育树显示Gloniopsis属具有多源性特征。

    2019年06期 v.35;No.22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用量木炭对黄壤主要养分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罗洋;姜琼;冉秋霞;孙丽;辛宜静;

    以木炭施用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室内盆栽,研究不同施用梯度下木炭对黄壤主要养分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黄壤的改良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木炭施用不同梯度的五种处理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随着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用量为10%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1%和42%;土壤有效磷由高到低所对应的木炭施用水平依次为5%、1%、2.5%和10%。同时,木炭的施用还促进了黑麦草的生长。当施加量为10%时,黑麦草地上部鲜重比对照增加了35%,达显著水平(p<0.05);当木炭施加量为1%时,黑麦草植株氮、磷的吸收量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2%和19%。综上,当木炭施加量为土重的10%时,对黄壤主要养分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效果最佳。

    2019年06期 v.35;No.22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岩溶高原区典型乡村聚落演变的等级特征研究

    廖晶晶;朱剑桥;罗光杰;

    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生态指数分析,并结合实地入户调查分析,对后寨河地区1963年、1978年、2004年及2015年聚落演变过程按空间规模将聚落分为五级,并探讨其分布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1963年到2015年,乡村聚落的规模不断演变,主要体现在聚落总面积绝对量的增长上,但其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又有差异性。在岩溶山区,土地生产力水平受自然条件制约而与其他地貌类型有巨大差异,居民对住宅区位的选择和建设具有较为明显的主观性。到2015年,高中等级聚落的数量和规模均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发展的强度在两级(1级、4级)较大,而5级聚落仍然表现为单户或数户聚居。

    2019年06期 v.35;No.220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典型人口和资源双约束地区土地承载力动态分析——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白易;彭方丽;

    为分析典型人口和资源双约束型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构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模型,结合改进灰色GM(1,1)模型对研究区过去2005—2016年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土地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变化包括增长期、波动期、积累期三个阶段;预计当社会处于小康生活水平时(2020年生产力水平下),土地承载潜力小于1,超载28.11万人;至2025年,全州土地承载潜力大于1,能达到盈余水平;2030年全州土地承载潜力大于1,达到1.86,基本可实现富余水平。

    2019年06期 v.35;No.220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龙拥军;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区域发展差异旨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找到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以《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2018年的县域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结果表明:近5年来,贵州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为西北高、东南低;各地区中心城市与其他区县间的差距在拉大,区域发展极化效应初显;贵阳市作为全省经济中心,其带动全省的高级经济中心职能尚未完善。提出了强化贵阳中心城市高级服务职能、提升地区中心城市经济服务职能、建设交通节点服务中心等建议。

    2019年06期 v.35;No.220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分析法的黔溪村城郊观光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宗积章;田荣;李姗姗;

    微观视角城郊观光农业发展策略是确保城郊农村观光农业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无人机拍摄、实地勘察和座谈等方式收集黔溪村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内部优劣和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而根据内生整合与外部嵌入的农村发展模式理论和农村产业同农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分阶段理论决策黔溪村发展城郊观光农业定位及其策略。研究表明黔溪村当前的发展缺乏直接进行内生整合的条件及能力,发展城郊观光农业需要在政府、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政策、资本、贸易可达性"的外部嵌入,并在乡村精英的主导下进行整合。

    2019年06期 v.35;No.220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地理信息科学

  • 基于GIS与层次分析法的贵阳市空间形态变化研究

    周光红;陈孟;

    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岩溶区域,对其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研究,能为贵阳市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我国岩溶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借鉴作用。利用ArcGIS从贵阳市的DEM数据中提取坡度、坡向、地面粗糙度、相对高程4个因子作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自然因素驱动因子。采用ENVI软件对贵阳市2000年和2016年的遥感数据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图作为研究贵阳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人类活动因子。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上述5个驱动因子的权重值,在ArcGIS中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出贵阳市空间形态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城市形态变化趋势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云岩区南部、南明区中西部、白云区南部、观山湖区东部、花溪区北部以及西部、清镇市东部靠近观山湖区等区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研究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趋势。

    2019年06期 v.35;No.220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云贵高原区平均风速时空特征分析——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吴建峰;莫大美;王太龙;赵彬洋;

    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利用2008—2015年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克里金插值方法,从年和季节尺度分析该地区平均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格局来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年内1月平均风速呈波动上升趋势,而7月呈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状态;年际平均风速相对于年内而言变化幅度较大且呈上升趋势;春夏秋三季的平均风速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出现双峰现象,秋季出现双低谷现象,冬季平均风速变化幅度小;从空间格局来看,2008—2015年年际与年内四季平均风速的空间变化都呈现相似的特征:自北向南呈现条带状,由西向东逐渐递增。

    2019年06期 v.35;No.220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卷首语

    罗绪强;

    <正>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以下简称"地资学院")始于1983年贵州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前身)筹建成立的地理系,2008年更名为地理与旅游系,2010年更名为地理与旅游学院,2018年4月学校内设机构调整,在原地理与旅游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地理与资源学院。地资学院是贵州地理学界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之一,是贵州省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挂靠单位,是贵州省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是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19年06期 v.35;No.22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进在高考综合改革的路上——盘州市第一中学

    <正>盘州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0年春,是六盘水市第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迄今已有79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职工308人,在校生4000余人。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近年来,在盘州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级样本校"、"贵州省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六盘水市招生考试先进集体"、"六盘水市文明单位"、"六盘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六盘水市治安红旗单位"、"六盘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六盘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六盘水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盘州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优秀单位"、"盘州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等。

    2019年06期 v.35;No.220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