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莉;
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巨变,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危机。数字化技术能高效、完整、生动、海量的记录、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对贵州省六个县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主要从动力、模式、工作机制、路径几个方面分析当前贵州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现状,总结数字化保护中数据库建设、平台建设、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资源配置等重点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建议,旨在为贵州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35;No.216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付;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其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基于文化结构的旅游功能扩展是当下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的重要途径,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化结构扩展其旅游功能,为当地居民增加经济收益,使之自发地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保证农业文化遗产世代传承,建构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学界研究和业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以贵州加榜梯田为例,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实际问题,具体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结构及其旅游功能的扩展,最后得出结论:加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文化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旅游功能,能够为当前功能单一的旅游开发提供功能扩展的空间和方向;同时,旅游功能的扩展和开发又反作用于文化结构,改变传统文化结构,形成新的结构均衡,促进人与农业文化遗产新一轮的协同进化。
2019年02期 v.35;No.216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星;
区域文化品牌是对品牌在地理空间和文化领域的双重延伸,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公益性和商业性等特征。"多彩贵州"区域文化品牌以"多元、和谐、原生态"为内涵,是对贵州省多元化特色文化的集中提炼与表达,是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集中表现为以公益性文化活动培育品牌、以经营性产业运作发展品牌的建设模式。"多彩贵州"区域文化品牌的塑造,对贵州省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承载、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活引领、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形象提升都产生了巨大效益。借鉴"多彩贵州"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模式,区域文化品牌建设需要在区域特色文化提炼、公益性文化活动培育、全类化商标注册、经营性市场机制构建以及多元化管理手段等层面予以强化,实现区域特色文化内容由零散向整合、由资源向产品、由文化向经济的转变,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实现品牌化塑造与发展。
2019年02期 v.35;No.21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