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山地民族学_主持人语

  • 苗瑶山地文明的国际文献谱系:梳理、述评与批判

    龙宇晓;

    <正>"山地民族学"是《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积极响应省内外诸多专家的建议,根据学校特有的学术优势,为推动中国山地民族学和山地文明研究的发展而开设的特色栏目。该栏目主要由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暨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来具体主持。2013年初成立的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专门以山地民族学为研究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或许就是由于这种迄今为止都还依然"独此一家"的不

    2016年01期 v.32;No.17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山地民族学

  • 论知识图谱方法在世界苗学文献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李筑艳;龙宇晓;

    近两百余年来世界各国苗族研究文献有了浩瀚的积累,但由于研究方法陈旧落后,导致国内学术界对国内外苗学文献资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都认识不足,不仅国外苗学文献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国内的苗学成就也得不到应有的总结和宣传。因此,将知识图谱分析等先进研究方法引进到世界苗学文献分析中来,对于苗学及其文献信息研究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2016年01期 v.32;No.179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东南亚苗族山地文化研究的民族志典范——李穆安《老挝高地的一个青苗村庄》述评

    李寐竹;

    法国人类学家李穆安的《老挝高地的一个青苗村庄》是一部研究东南亚高地苗族社会生活的民族志佳作,通过分析老挝苗族不同的支裔起源及其变迁,多角度地描绘了当地苗族群体的社会、文化与生活。该书严谨细致的"深描"范式,为海内外苗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山地民族志书写范本。

    2016年01期 v.32;No.17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世纪日本瑶学研究的发展及其特点——以白鸟芳郎和竹村卓二的论著为中心

    张录文;李生柱;

    20世纪以来,以白鸟芳郎、竹村卓二为代表人物的日本瑶学在国际瑶学界一直占据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们开创了瑶学研究的新范式,注重传统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关切瑶族的世界观和身份认同,反映了瑶族社会的生态观。对20世纪日本瑶学研究发展的特点进行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瑶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并有利于跨境瑶族的对比研究,推进瑶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全球瑶学的繁荣与发展。

    2016年01期 v.32;No.179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美国藏《山东运河全图》与光绪朝山东运河状况

    王耀;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山东运河全图》,图幅绘制精美、注记丰富,通过图幅中脉络贯通的运道、支渠、河流、湖泊、闸坝以及详细文字注记,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光绪年间山东运河错综复杂的水道状况。在释读该图绘制内容和表现年代基础上,利用地图及图说等图像史料,针对光绪朝山东境内河湖状况、黄河穿运地带河渠修治以及山东运河六厅管辖地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016年01期 v.32;No.17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张超昆鹏;

    英国的基督教世俗化在19世纪中晚期达到了一个高潮,其中民族国家王权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冲击以及近代各种新思潮的兴起等因素是这个世俗化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英国基督教在这些原因的作用下开始走上了一条由外至内的世俗化道路,并对英国的国家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6年01期 v.32;No.179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清代闺秀赠妾诗词的情感诉求

    骆新泉;

    清代一些闺秀勇于突破贱视姬妾的传统而将其纳入自己的诗词创作中来,创作了情文并茂的赠妾诗词。在这类诗词中,闺秀们毫不隐瞒自己对侍妾的情感诉求,主要表现为对侍妾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的亲情诉求、不是男性却胜似男性的美色夸说、不是亲朋却胜似亲朋的祭祀追悼三个方面。

    2016年01期 v.32;No.17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代咏茶诗演变轨迹探究

    陈子艺;

    随着唐代茶文化的兴盛,咏茶诗在唐代得以蓬勃发展,从初盛唐到中晚唐,咏茶诗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其创作数量不断增加,诗人群体不断扩大,创作题材渐趋丰富,体式和审美风格也逐渐多样化,从而逐渐走向完善。

    2016年01期 v.32;No.17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不薄今人爱古人”看杜甫与“萧李”集团的关系

    李贞;

    《戏为六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其创作时间为上元二年,杜甫寓居四川成都之时,且看《戏为六绝句》一诗,其中颇有内涵,别有洞天,更是文坛风气的真实写照。而"萧李"集团是天宝年间,文坛的主要中军力量。他们提倡"宗经复古"、"儒学复兴",这一现象与《戏为六绝句》中"不薄今人爱古人"一句有明显的契合之处,是杜甫发表个人文学观念的表现。

    2016年01期 v.32;No.17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化旅游

  • 贵州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胡书玲;付敏;

    近年来,旅游地产发展成为旅游与房地产跨界融合的热点,但红火的背后是理论支撑的缺乏,是模式研究的缺失,旅游和地产并未形成合力,而是各行其道。特别是贵州旅游地产,参与的开发商越多,出现的问题越多。在实地勘察了大部分贵州在建旅游地产后,试图从贵州旅游地产的发展现状出发,找出问题,探讨适合贵州发展的旅游地产模式。

    2016年01期 v.32;No.179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胡澜紫月;

    世界最早的城邦诞生于古希腊,它是城市文化综合展现的雏形。虽是最早的城市缩影,却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格局,营造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当今城市的急速发展与膨胀,新的视觉形象产生了,它展现着经济与科技的强大,而体现城市文脉的人情味儿却消失了。城市元素的互动效应不断衰退,给人们带来了情感的孤独。如今的理想国何在?城市的感官来自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效应,来自空间与人群的互动氛围。当代城市该如何重新构建人们的宜居场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016年01期 v.32;No.179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

  • 美国社会科视域下历史教学的变革与启示

    范红军;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社会科的国家。美国社会科下的历史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社会科的诞生和综合历史教学的出现;二是新社会科运动和历史选修课的激增;三是标准运动和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回顾和研究这一演变历程,有助于认识历史教育和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2016年01期 v.32;No.17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大学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原则的探究——基于与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比较

    王晓晖;

    与中国大学相比,美国大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关注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贴近现实和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专业核心课程精炼。参照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国大学社会学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应遵循三大原则:保障和扩大学生的自主权;适应和紧跟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重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2016年01期 v.32;No.179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南航金城学院《高级英语》课程实践为例

    刘颖;

    大数据时代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的知识传授,优化了知识内化。基于教学实践,以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为研究手段,检验和调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师生对此种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取得一定教学效果,师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各个维度表示满意,认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思考,进一步对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

    2016年01期 v.32;No.179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浅阅读时代大学生批判性阅读探究——以韩愈《论佛骨表》为例

    黄海蓉;

    新媒体时代,"快餐式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特点是快速浏览掌握大量信息。但是这种浅阅读使学生简单地认为韩愈的《论佛骨表》是一篇失败的谏书,是韩愈反对佛法的有力证据。但是以批判性思维进行的深入阅读,可以看到作者在建构文字中隐藏的责任和担当,更应挖掘对外来文化该持有的态度。以此篇为例,探究在校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反控能力,培养批判性阅读思维。

    2016年01期 v.32;No.179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及指标评估

    石磊;李奇贤;

    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立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方面应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应该更加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将实践能力和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建立符合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并对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实现学术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环境的重要保障。

    2016年01期 v.32;No.17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研究综述

    皮悦明;李复朋;田园园;

    同伴关系因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不在少数。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研究应具有多重共线性和连续性,注意考察社会系统,关注教育干预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研究既要丰富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社会测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还要注意同伴关系研究的本土化,考虑中国本土化的熟人关系和差序格局理论。开展学前儿童认知网络研究和个性与社会结构关系研究是未来同伴关系研究的方向,不仅可以丰富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网络认知水平的研究,而且为研究者提供了探讨微观—宏观研究连接的可能性。

    2016年01期 v.32;No.179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时间窗理念下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理性思考

    范焕;孙焕良;欧剑锋;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倾向体现在培养目标"错位"、教育内容"抢跑"、教学过程"僵化"三个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从"时间窗理念"中得到启发,为"去小学化"提出如下应对措施:积极宣传科学育儿观,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促进教学方法优化。

    2016年01期 v.32;No.17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张敬;

    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结合个人的实践及切身体会,从三方面论述了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文期刊建库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数据库的后期维护。

    2016年01期 v.32;No.17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_教师教育

  •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个案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广东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

    梁洁;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缓解对策,笔者在广东省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书面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的三个标志性症状,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的检出率平均而言,都处于中低水平。在性别上,职业倦怠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30岁以下的教师情感耗竭最强,而年长的教师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教师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更强。书面访谈结果提示: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工作因素,学生,管理和教师自身发展因素。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笔者建议要缓解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症状,需要从教师内部调适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外部调适两方面入手。

    2016年01期 v.32;No.179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_普通高中新课改

  • 中高职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

    王瑜;

    思维是写作的前提和灵魂,只有精于思、善于思、敏于思,才能写出立意新、构思新、语言新的上乘之作。中高职学生的写作训练更应与学生的年龄阅历、语文基础和职业方向联系起来,引导其对写作形象的把握,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2016年01期 v.32;No.17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