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研究

  • 亚里士多德论akrasia

    谢宝贵;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七卷中讨论了akrasia即不能自制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为了试图解决苏格拉底论题提出的疑难:除非出于无知,没有人会故意犯错。苏格拉底论题否认一个人明知一个行为是不好的,却还会去做它的这样的可能性,这也就否认了不能自制的存在。在同情地理解苏格拉底论题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不能自制的存在,认为不能自制根源于不能自制者的欲望蒙蔽了其理性认知。亚氏对不能自制的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显得过于片面。因此,他也没能把握到苏格拉底论题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洞见:很多看似不能自制的行为,其实主要缘于行动者对某些与行动相关的东西知道得不够深刻。

    2015年05期 v.31;No.17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银兴贵;

    希腊古典文明的基本文化精神,奠立了科学理性这一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希腊理性精神进行阐释,体现了古希腊民族热爱智慧的求知精神,深究了自然万物的根源以及普遍本性,确立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中心地位,同时也追寻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古希腊文化的共生共存形态,蕴含着古希腊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2015年05期 v.31;No.17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纪君祥《赵氏孤儿》中侠义精神研究

    邹朝斌;

    纪君祥《赵氏孤儿》中表现出强烈的侠义精神,这种侠义精神与《史记·赵世家》中赵氏孤儿故事相比有了变化和发展,看似强化的背后实则是作者时代使命感的驱动而使侠义精神融入超越个人恩怨的忠义观念,使之更为崇高和纯粹,由宋入元所产生民族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宋代理学影响的文化背景是侠义精神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源。

    2015年05期 v.31;No.17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追寻与归依——论洛夫的诗歌创作

    李卫国;

    作为现代新诗史上举足轻重的诗人,洛夫以其独特而复杂的生命体验,融合了中西诗艺并不断进行着诗体创新实验。自1949年赴台后,诗人便长期处于漂泊状态,这使得诗人产生身份的焦虑,于是便开始了生命与诗意的追寻及精神原乡的归依,最终在历史的追寻、解构与重建过程中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

    2015年05期 v.31;No.171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试论行为叙事作为民间叙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朱卿;

    民间叙事作为民俗学和叙事学研究的交叉领域,就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仍存在分歧,尤其体现在行为叙事(仪式叙事)上。但是从叙事学研究对象、行为叙事的精神指向、阐释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文本形态等方面来看,行为叙事(仪式叙事)作为一个动态的呈现,能够构成一串可释义的符号链条,并可以在特定文化语境中进行阐释,因而,它可以纳入到民间叙事的研究范畴之内,与民间叙事文学一道共同构成民间叙事的研究对象。

    2015年05期 v.31;No.17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简论晚清驻外领事的选任

    马一;

    晚清驻外领事并非由皇帝亲自谕命,主要归所属公使直接奏调,设领晚期,外务部则屡订章程,以期将领事选用大权收归部有,但并未全然奏效。自始至终,领事选任深受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影响,带有相当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同时,清政府不断借鉴东西洋外交官制的现成经验,以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领事。设领早期,领事选任的规制比较粗略,晚期则日趋制度化与规范化,与此相应,领事群体的职业化与专门化进程日益加快。

    2015年05期 v.31;No.17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清末徽州塾师胡廷卿的乡居生活考察——以《祁门胡廷卿家用收支账簿》为中心

    王玉坤;

    《祁门胡廷卿家用收支账簿》翔实地再现了一个晚清徽州塾师的生存实态。胡廷卿出身乡村书香门第,秉承家学,一生执教私塾。寓居塾馆之际,胡氏常为四邻排忧解难,且积极参与宗族事务管理。在《账簿》所涉的清末祁门塾师中家庭中,其治生之道仍未出传统的耕读模式。胡氏兼营茶叶种植和销售,其时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民间借贷融资活动异常兴盛。

    2015年05期 v.31;No.171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研究

  • 生态移民社会角色转变研究——以贵州安顺蔡官镇北斗生态移民社区为例

    刘晓辉;蒋天天;

    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把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农民搬迁到城镇居住生活,社区居民突然中断先赋"农民"社会身份,经历"生态移民"这一标签化过渡角色,在转变为城镇公民这一复杂的重新社会化过程中,其生计行为、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的变化与适应值得关注。地方政府作为生态移民工程这一城镇化战略的主导者,也应适应新形势,成为新型服务型政府。

    2015年05期 v.31;No.17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加强社会组织行为准则建设

    谢宇;

    行为准则是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能为社会组织提供行动指南、提升公信力、促进文化认同以及为规范社会组织提供一定依据等价值作用。社会组织种类多样,在目标定位、行为要求以及功能领域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特征属性是相同的。因此,社会组织应具备一些共同的内容"清单",主要包括行动依据、行动目的和行动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尚处于发展阶段,种类多样、定位模糊、目标不明晰是其发展现状。所以,应从分类管理、外部支持、内部治理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改善行为准则建设。

    2015年05期 v.31;No.17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旅游

  •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制作及传播效果分析——以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例

    顾雪松;李刚;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本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创办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电视节目,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精神上、文化上的需要。这些节目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对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从数量、质量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5年05期 v.31;No.17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弥勒精神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万国崔;

    弥勒经典自晋代始传入中土,根据"弥勒三部经",弥勒信仰可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晋代以来,弥勒信仰深受历代大德高僧、文人墨客以及普通民众的倾心推崇。从弥勒信仰的经义,以及弥勒化身的形象中,可以解读出弥勒信仰的精神内涵:包容、和谐、达观。弥勒之净土理想、弥勒精神与儒家大同、仁政理想及儒学义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趣。弥勒精神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实践意义。

    2015年05期 v.31;No.17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洛阳古都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

    马欢欢;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却没有形成优势旅游品牌。洛阳应在遵循文化保护原则、继承创新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实施旅游形象设计战略、古都文化旅游产业大集群战略和节庆会展带动战略来构建古都文化旅游品牌,以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洛阳区域经济的提升。

    2015年05期 v.31;No.17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_教师教育

  • 现代性视域下教师自我认同的两难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邵会;王坤庆;

    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秩序,具有进步与破坏的双重性。在现代性情境下,教师自我认同遭遇多重两难困境——教师自我的联合与分裂,无力与占有,权威性与不确定性,个人化的与商品化的经验,等等。教师自我认同两难困境的超越路径是:坚持真实自我,建构具有完整性的教师自我认同;复归生命价值,建构具有活力的教师自我认同;秉持开放心态,建构具有灵活性的教师自我认同;展示自我个性,建构具有德性的教师自我认同。

    2015年05期 v.31;No.171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英美两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及其启示

    陈以藏;王修建;

    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伴随着大学的扩招,英美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相对下降的现象,从而引起了公众的不满,进而引起人们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英美两国的大学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均采取了一些措施,虽然策略不尽相同,但转变观念、因人制宜和对教师进行激励却是两国大学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培养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举措的共同性。英美两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以有益的启示。

    2015年05期 v.31;No.17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黔南民族地区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技能适应现状研究

    杨秀云;黄胜;

    为了解黔南民族地区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现状,通过对该地区幼儿园转岗教师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技能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通过文本与录像分析和访谈结果,总结其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与评价、教育信息传输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出版全国权威的官方参考教材,优先转岗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提升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水平等途径来提升其职业技能适应力。

    2015年05期 v.31;No.171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_普通高中新课改

  •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文化的构建

    柏章发;

    课堂文化要求教师充发挥教学智慧,积极创建和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达到提升师生精神质量的目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通的文化体现形式。中学语文课堂文化的重构应着重体现在:构建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生命文化课堂的追求、生态美育的实施、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2015年05期 v.31;No.17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古诗词教学为例

    王爱淳;

    新课程标准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古诗词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古诗词在课堂中过于沉闷枯燥,死记硬背成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新的教学模式将推动古诗词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了解古诗词,尽可能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体现出来。

    2015年05期 v.31;No.17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黔灵教育_其他

  •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概念辨析

    杨晓平;

    正式学习指相关部门或他人为学习者组织、决定、安排的自上而下的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指学习者基于需要、兴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我组织、自我决定、自我激励的自下而上的学习活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本质上都是学习,它们位于一个连续的学习谱系内,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共同构成了终身学习的完整形态。

    2015年05期 v.31;No.17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之探讨

    李毅;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课对象等方面来看,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有不同于法学专业法学教育的特点,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高等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来看,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应该有所作为。在我国,应当让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更加科学合理,为保证受法学专业背景教育的教师讲授课程,应当在全校范围调配任课教师;让法学专家和本专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使教材更加贴近行业实际;教学不能仅仅进行理论讲解,应当适当增加实践课时,以使非法学专业法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真正发挥作用。

    2015年05期 v.31;No.17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电影情境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许仲生;

    管理学知识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基础。现有管理学教学在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及最终成效方面存在不足,可结合电影情境理论加以补充改进。电影情境具有更强大的信息说明能力、更多元的交流机制和对现实及管理情境的再创造能力,契合着管理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过程。基于电影情境的管理学教学应重视电影素材资源的前期整理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综合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并遵循知识创造和管理的SECI模型,基于社会化、表象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等四个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2015年05期 v.31;No.17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硕士研究生励志教育的内涵及对策

    罗荣桓;

    励志教育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研究生培养中,却存在着诸如高校对研究生励志教育缺乏重视、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零散、与社会实际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可采用加强课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体系建设、将励志教育与社团活动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等措施,使研究生励志教育更加深广、更加实效地展开。

    2015年05期 v.31;No.17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邹晓抒;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极具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一经在国内立足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很多高校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面临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生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困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走出教学困境,是当前授课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针对教学困境,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015年05期 v.31;No.17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之思

    樊昊;

    中国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不但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而且也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弱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是个人、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神圣使命。立足于"培养"和"教育"的信仰培育是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破解之道。

    2015年05期 v.31;No.17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栏目主持人语

    <正>"文化旅游"栏目主持人语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热词,它的出现与旅游者的需求转变密切相关,寻求文化享受正成为旅游者的一种风尚。文化旅游之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包括多个层面的旅游产

    2015年05期 v.31;No.17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师范学院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

    <正>为进一步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准确把握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加快学校的全面转型和整体提升,以良好的态势开展好本科建设各项工作,责州师范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

    2015年05期 v.31;No.171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