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新民;
疟疾是一种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传染病。云南历史上长期称为瘴疫之区,疟疾分布在省西南、南部、东南地区和河流流经的河谷低地,地理范围极广,患者人数庞大,死亡惨烈,是云南头号传染病。晚清民国时期云南疟疾大流行有两次。清政府缺乏预防、控制和扑灭云南疟疾的办法,也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1936年7月,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成立,筹划推进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有效控制疟疾疫情的目标仍然遥远。
2015年01期 v.31;No.16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祝杰;
1911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灾民达数百万之众。安徽气候多变,短时间的强降雨、连年水灾等自然因素,以及吏治不清、时局维艰等社会因素,导致灾情堪忧。对此,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了相应的救灾,包括筹款、筹物等。1911年清政府大厦将倾,新旧政权更替,政局动荡,救灾效果非常有限。以1911年《申报》的报道这一社会媒体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防灾、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2015年01期 v.31;No.16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婷婷;
晚清财政收支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入不敷出,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在此之际,海疆和陆疆同时爆发了危机,从而引发了以"筹饷"为导火线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是在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时,对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权衡以及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战略资源和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的论战。清政府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
2015年01期 v.31;No.167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美平;
浙江是近代中国教会中等教育开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西方在浙江创办了20余所教会中学,杭州蕙兰中学是其中最著名的教会中学之一。蕙兰中学在50多年的办学生涯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即施行上乘教育的办学宗旨,重视德育、智育、体育、课外活动有效开展的特色教育,具有借鉴和传承价值。
2015年01期 v.31;No.167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大伟;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困难,党吸取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提倡群众办学。与此同时,翻身解放的群众也迫切希望接受教育。贵州群众发扬集资办学的优良传统,在教育部门和基层领导支持下,克服经费来源、师资等困难,将民办小学逐步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民办小学生存仍很困难,因此国家必须承担起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
2015年01期 v.31;No.167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泽庆;
授课教师评学是高校学生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生因重分轻学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这与当前学生评价机制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完善学生评价机制,需重视建设网络评学平台,倡导质性评价的灵活应用,以保证授课教师评学的常态化与权威性。同时,还需要扩大评学结果的应用范围,实现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
2015年01期 v.31;No.16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涛;
伯格理来华前在英国接受的公学教育对其后来在贵州威宁石门坎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活动影响颇大,无论从创办学校、招生对象、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还是在学生品格塑造方面均能看到受其影响的结果。通过从分析英国公学教育基本思想入手,观察伯格理在石门坎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希望对研究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5年01期 v.31;No.16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杨;
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托,对有关高职思政课渗透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育培养的实现路径进行尝试性探索,朝着"帮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获得职业核心能力"的教改目标迈出新的一步。
2015年01期 v.31;No.16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篮;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它运用于新建地方高师教学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师范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型教学在高师"教育学"课中的运用,使学生理解真正的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力,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当然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2015年01期 v.31;No.16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