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海外苗学文献研究

  • 探索新时期民族学文献资源建设的新路子——贵州师范学院海外苗学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纳日碧力戈;

    随着学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纷繁复杂的学术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捕捉前沿知识,把握学术发展趋势,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贵州师范学院的研究人员以海外苗学文献的译介为切入点,在海外苗学文献整理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协作、推动跨学科合作团队建设、注意梳理各种不同语种的苗学文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民族学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开拓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子。

    2014年08期 v.30;No.16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海外苗族英语文学研究刍论

    王薇;

    海外苗族英语文学从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走向繁荣,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英语写作并屡屡获得文学大奖的作家,涌现出了渐成规模的苗族英语文学作品。近二十年来,海外苗族英语文学已经在国外文学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然而在国内,对海外苗族英语文学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通过对海外苗族英语文学研究的特殊学术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架构和方法、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旨在提请学界对这一领域予以关注和支持。

    2014年08期 v.30;No.16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外苗族RPA文字系统的创制、传播与影响

    蒙昌配;郑晓雪;龙宇晓;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传教士恩宝羊等人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创制了"RPA苗文"。这套文字创制以后,在海内外苗区得以迅速传播,成为推行面最为广泛的苗族文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RPA苗文"的创制、传播以及这套文字在海外苗族中的影响略作初步考察,以期为我国新创的民族文字特别是苗文的推行,以及民族语文政策的更好贯彻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014年08期 v.30;No.16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历史学研究

  • 吴王改土 功过与否——从《庭闻录》三则史料谈起

    付春;

    学术界对清初吴三桂在西南改土归流的研究,多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吴三桂在西南的改土归流是为了一己之私,学者们持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庭闻录》中的三则史料。因此,试图结合正史及档案资料,对《庭闻录》所载三条史料进行分析考辨。《庭闻录》虽具较高的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刘健基于"诛乱贼于既死,以报先人于地下"的目的,对吴三桂部分史实的评价有失偏颇,加之后来研究者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打乱了作者的叙事顺序,在引用《庭闻录》的三条史料时杂糅史事,附会文意,致使对清初吴三桂在西南改土归流的评价有失公允。

    2014年08期 v.30;No.162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国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中移民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李安峰;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特殊的自然地质环境让这里经济落后,工程性缺水较重,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这也就使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移民问题的解决方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地域色彩。通过结合档案和口述史料等,理清建国之后不同历史时期贵州地方政府在特殊的地质环境和经济欠发达状态之下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所涉移民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其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天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乃至全国的水利移民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2014年08期 v.30;No.16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论《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孙秀华;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话语,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也即,较之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具有唯美化、组合化和更为情景交融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2014年08期 v.30;No.16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论中晚唐游仙诗的世俗化

    董素贞;

    中晚唐游仙诗是游仙诗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与之前的游仙诗相比,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全面世俗化。现世的黑暗、等级的分明在游仙诗中重现,"仙"也下降为"人",仙家的各种活动也打上了人间的烙印。当然,中晚唐游仙诗的全面世俗化与中唐之后诗歌通俗化的趋势是同步的,对宋元以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4年08期 v.30;No.16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民族村镇旅游地家庭旅馆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以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村为例

    姜似海;陈志永;

    民族村镇旅游地家庭旅馆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村镇旅游经济体量的主要增长点。然而,在边远的民族地区,家庭旅馆核心产品的食宿和劳务服务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家庭旅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民族村镇旅游地家庭旅馆服务质量现状,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贵阳市乌当区偏坡布依族村为例,分析家庭旅馆在体验环境、食宿提供及服务技能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2014年08期 v.30;No.162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政策之窗”开启:基于网络社区舆情发展的分析

    陈海林;谢俊;

    我国的"政策之窗"在向网络社区舆情开放的过程中存在回应迟滞、暴力处决、互动缺失和隐蔽议程等问题。政府应该不断加强网络社区舆情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民互动"和对决策权力的监督,并不断提高网络公关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之窗"及时开启,从而对网络社区舆情中的公共问题做出合理的回应,维护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014年08期 v.30;No.162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贵州县域研究生人才引进“热”背后的“冷”思考

    向天成;朱琴;罗红芳;

    人才是经济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近两年贵州各县域研究生人才引进公告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发现引进研究生人才的县域数量在不断增加,人才引进的专业范围在不断扩大,出现了人才引进热潮;然而对用人单位和被引进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引进目标不突出、引进方式缺乏合理性、未建立研究生人才管理机制。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并就如何科学招才、选才和用才等几方面作出探讨。

    2014年08期 v.30;No.16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高校学报的互换及利用

    蒋晓红;张晓华;

    学报是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学报的互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满足本校专业对相关学科信息的需要,因此应把学报互换落到实处,重视学报互换的实效性,在互换中加工整理、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报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2014年08期 v.30;No.16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欠发达地区经济崛起的路径分析——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张婷;

    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多个模型,具体分析东部和西部由相对均衡结构变成核心-边缘结构的内在机制,并分析了处于欠发达状态的西部实现经济崛起的路径,基于理论分析提出采取单边贸易保护政策、发挥比较优势、扩大本地市场规模、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2014年08期 v.30;No.16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艺术研究

  • 四川省黑水县维古乡卡斯达温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

    谭欣宜;刘付生;李琴;

    "卡斯达温"舞蹈是四川省黑水县维古乡最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从最初的祭祀狩猎、生产活动,逐渐演变为丧葬礼仪、节日庆典举行的礼佛敬佛、祈求平安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以维古乡藏族民间舞蹈"卡斯达温"舞蹈为个案,通过实地考察,对其舞蹈文化生态、表现形态、传承保护途径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卡斯达温"舞蹈最佳的传承和保护路径,为黑水县维古乡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2014年08期 v.30;No.16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论苗族婚礼酒歌的社会价值——以黔东南苗族酒歌为研究对象

    潘彤;

    苗族酒歌是苗族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体现了苗族在情感表达、观念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上的艺术价值。研究发现,苗族人的婚礼酒歌集中表达了他们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上的情感,体现了其在家庭与婚恋上的价值观念,融入了其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苗族酒歌所具备的艺术价值丰富,在维护和营造其民族文化环境和民族特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08期 v.30;No.16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教育学研究

  • 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历史沿革及转换策略

    杨智;

    教学论研究范式是从事教学论研究的专业人员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遵循与认同的理论、方法等构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教学论研究范式主要经历了形式逻辑学研究范式、自然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类研究范式三种类型。从研究的发展来看,未来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将以人、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需求为价值导向,以融合与创生为手段。

    2014年08期 v.30;No.16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略论近代社会转型中夏同龢法政理念及教育实践

    苗丽;

    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晚清状元夏同龢留日学习法政文化,归国后创办广东法政学堂的史事已有学者关注,但国内学界对夏同龢的法政理念、普及推广法治思想的教育实践尚无研究。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史为视角,考察夏氏把西方的宪政理想践行于本土法律教育的探索,发现其中具有历史反思的价值及意义。

    2014年08期 v.30;No.16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加入成员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冯玉萍;

    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活动中最具效率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人才流动性,有些新加入的科研成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快速有效的融入到团队当中,这对团队科研绩效带来较大的影响。一些可行性建议可以使新加入成员快速融入到科研团队中,使科研团队更具科研活力,同时提出科研团队引进新成员时应避免的问题,以达到优化团队学缘结构,提高团队创新效率的目的。

    2014年08期 v.30;No.16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状况分析——对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0年(2003-2012年)的统计分析

    陈玉莲;

    对过去10年间(2003-2012年)发表在国内的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英语测试研究方面的文章做了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英语测试研究对象的类型开始多样化;对测试主体及影响测试因素的研究甚少;实证性研究的比例上升。结合分析结果,对未来国内英语测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2014年08期 v.30;No.16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_教师教育

  •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建设路径探析

    颜安;

    建设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相关科研工作薄弱、资质培训工作滞后等现状,因此需要从思想、资金、团队、平台等多个角度来共同推进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指导学生有效就业。

    2014年08期 v.30;No.16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教育学研究_普通高中新课改

  •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困境与“新”理念之探究

    杨秀波;

    新课改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困境。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个性,关键在于通过教师教学"新"理念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4年08期 v.30;No.16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