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研究

  • 稻作文化在贵州——基于传播途径的实证研究

    李国栋;

    通过以地名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为基础,详细地考察稻作文化在贵州的传播过程。贵州的稻作文化来自湖南常德澧水下游的稻作遗址群,主要传播途径是沅江、潕水和舞阳河。"且兰"国是贵州稻作文化传播的第一站,其都邑位于黄平县旧州镇天官寨大坝子,苗族族属,从事湿地原始稻作,与湖南常德澧水下游的稻作遗址群一脉相承。文章首次破译了"且兰"的苗语含义,实证出贵州稻作文化传自湖南。"夜郎"国是贵州稻作文化传播的第二站,由湖南迁来的苗族与贵州西部的古越族共同创建,"夜郎"(yelang)为"yina"之音转,本义即"神圣稻国"。其都邑位置学界已有几种学说,但笔者现在又提出一个新学说———"夜郎都邑望谟说"。文章认为,"夜郎"国都邑位于望谟县城所在的望谟坝子,蔗香河是其门户,直通北盘江、南盘江与红水河汇合处。"夜郎"国控制着水路交通要道,是西南地区稻作文化的中转站。经其中转,稻作文化继续传往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越南北部,越南的"东山文化"与"夜郎文化"密切相关。

    2013年10期 v.29;No.152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高强;王祥熙;高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产品,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受其族性、时代、环境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013年10期 v.29;No.15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邢文杰;罗添;

    科技人力资源作为科技活动的原动力,对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产出与周边省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紧缺的科技人力资源成为制约贵州省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从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及产出情况分析其配置现状,探讨贵州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优化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具体发展目标。要实现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发展,则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以保证贵州省科技活动的良好开展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到贵州省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均有所突破。

    2013年10期 v.29;No.15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资源优势与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研究

    王维江;

    资源优势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条件,而工业强省战略则是凸显和发挥贵州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办法和保障,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策,有助于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后发赶超并与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参考。

    2013年10期 v.29;No.15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理性——评《石器时代经济学》

    李若慧;

    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1930-)对于形式论之于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和传统视角来看待和分析原始社会的经济的批驳,证明了原始社会人们的"物质富裕",他们的生产主要为了当前的消费,交换亦非营利性交换,而是在贸易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本着道德原则进行的交换。同时,马歇尔·萨林斯指出,原始社会亦存在理性,文化与理性绝不是对立的,是文化构造了理性。

    2013年10期 v.29;No.15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陈法与陈宏谋交游考

    刘海涛;

    清理学名臣陈法与当时知识精英的代表陈宏谋的交往有水乳之契。陈宏谋曾多次疏荐陈法于朝,又出资刊印陈法的著作《易笺》、《醒心集》、《敬和堂文集》等。通过考察陈法与陈宏谋的交往,可以对陈法的学术事业、行藏出处、思想情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2013年10期 v.29;No.15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日梦——对部分小说的解读

    袁武;刘颐;

    白日梦是人们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于有些小说来讲,读者的阅读过程和作者的创作过程都有明显的白日梦痕迹。于是,象精神分析学家分析人的梦境一样去分析这样的小说便成为一种可行的解读方法。

    2013年10期 v.29;No.15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寿生的文学世界及其内在性矛盾论略

    杨波;

    贵州作家寿生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活跃数年,后来却沉寂长久。目前,学界对寿生文学的研究重小说而轻歌谣(诗词)。我们认为,寿生通过对家乡民俗民情、歌谣山歌的整理和发掘,以及独具风味的诗歌创作,建构了一方原始而美丽的乡土。在其文学活动中,歌谣(诗歌)与小说两者间矛盾统一,揭示与讴歌,批判与赞美,认同与离异,共同构成了作家的文学理想,丰富了作品的内在意蕴,增加了作家文学世界的内在张力,同时也反映出作家复杂多样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取向。

    2013年10期 v.29;No.15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研究

  • 阿卡性/别叙事刍议

    黄卫;杨洁;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海东村芒旧新寨位于中缅边境的高山地带,与版纳同样自称"阿卡"的哈尼族僾尼人相比,这里的阿卡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民族传统。作为广义的"叙事",存在于该社会日常生活当中的空间、生产、仪式,从不同面向表达着其自成一体的社会性别观念。其中,物的叙事贯穿了所有这些广义"文本"。

    2013年10期 v.29;No.152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视阈中的猿猴形象及其嬗变根由论略

    刘騻;

    拟取"历时性"与"共时性"交融互摄的论证方式,从猴祖神话谱系中的人猿关系、变动不居的文学形象、人猿共融的生态图景以及形象演变缘由窥要四个维度,就文化视阈中的人猿关系、猿猴形象及其形象嬗变根由进行检视和论析。基本的论旨是:在未获得科学破解和学理厘清前,人猿关系既亲且疏、难以言说、甚为尴尬,文化视阈中的猿猴形象也相应地呈现出了一种变幻不定的情势。如此的情态,随着时代的演进,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逐渐走向了终结。

    2013年10期 v.29;No.15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艺术研究

  • 论雕塑艺术中的“虚”与“实”

    吴线;

    "虚"与"实"是包括雕塑在内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之一。在雕塑作品中,"虚"与"实"的对比,能产生出音乐般的节奏韵律,使观者产生审美上的愉悦。雕塑的"虚"与"实"通过雕塑的瞬间动态,发挥联想,具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串联起来的特性。雕塑和其他艺术一样,"实"的艺术表现出明晰与严谨,正是因为有"实"的衬托,"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虚"的雕塑艺术创造,才具有其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2013年10期 v.29;No.15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赵玉;

    采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量表(以下简称GWB量表)和自编幸福感问卷,对贵州师范大学1000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当前的生活水平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大学生的幸福能力的培养提出参考性意见和一定程度可操作性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贵州师范大学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较好,文科生比理科生幸福感高,女生比男生幸福感高,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又比其他专业的总体平均得分高。

    2013年10期 v.29;No.15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实践取向

    侯晓薇;

    高职教育要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能引导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能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能为推动社会就业、国家经济建设、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供有效途径。

    2013年10期 v.29;No.15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_教师教育

  • 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模式探究

    黎平辉;郭文;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方式、保教内容与师资培养等都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与村寨组织、居住分散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办学方式、传承文化的农村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保教方法创新、利用资源并符合民族心理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策略等无疑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的根本。

    2013年10期 v.29;No.15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学研究_普通高中新课改

  • 中学语文课堂的反思及其对策——评吴俊教授《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

    夏德靠;

    《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具体分析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中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被大大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知识性的传授,相对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同时,即使在语文知识领域的传授上,也普遍出现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一方面人文性教育没有被重视,另一方面,颇受重视的知识性传授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注重在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即通过美学理论的知识性建构,将知识性构建与人文性建构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但有效地解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医治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缺乏症"。

    2013年10期 v.29;No.152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