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劲松;
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的杰出代表,其电影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切入现实人生,以人文主义的精神关怀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他以写实的镜头记录商业经济浪潮中社会底层人生的生存状态,关注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透视当下人的生活困境。中国社会三十年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得以立体的展现。因此,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解析其作品叙述所包涵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其作品的文化意义及其促进人的自由的永恒理想。
2011年11期 v.27;No.12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国霞;
《浮生六记》刻画了一位生活在清代中叶的奇女子陈芸。林语堂曾盛赞其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通过对她坎坷的生平、诗化的性情等方面进行解析,分析她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民间的典型意义。
2011年11期 v.27;No.12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斌;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被带入深刻转型中,这种转型在新世纪小说中多有表现。这些嬗变不是简单断裂,而是文化之根和人们心理、精神的复杂变化,主要表现为:既有乡村伦理的剧变,自然生态的恶化,也有价值观念的裂解;既有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有焦虑创伤体验,等等。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乡村现代转型的问题源于现代性发展不充分。
2011年11期 v.27;No.129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美树;
颜真卿是儒家后人的典范。颜真卿在为人、为官和为书方面,皆是后人楷模。通过对颜氏为人之道、为官之道、为书之途三方面进行考证,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实际意义,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忠义、诚信、正直、清廉的品质,做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2011年11期 v.27;No.12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朝渊;安毅;陈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变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已获得高校的普遍重视。为了解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及相关情况,为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态度、期望、选择形式和困难等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1年11期 v.27;No.12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宛蓉;
采用《情绪智力问卷》(EIS)调查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情况,结果发现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总体情况较好;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民族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没有显著差异;大学期间表现不同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的差异。
2011年11期 v.27;No.12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艳;
新时期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实践平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塑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另一方面,挑战也不容忽视,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共享性和复杂性、虚拟性和隐蔽性都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严峻的挑战。
2011年11期 v.27;No.12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妍;
口译教学的目标和核心任务是"培养口译能力"。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的教学对象大多数都是口译初学者,在口译过程中会遇到诸如听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弱、理解错误、口译表达不当等问题,根据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初学者的口译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2011年11期 v.27;No.12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河;龚婷;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影响。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体系,既顺应了社会发展之要求,又保证了大学教育之质量。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应以大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坚持虚拟与现实、自律与他律、绝对与相对、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等原则,围绕基本伦理道德、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文化及法律法规等内容,从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来构建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体系。
2011年11期 v.27;No.12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