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我国综合国力浅析兼谈我国的安全防卫能力

    孔令中;

    <正>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尺度。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客观地评估和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现状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对于我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找出差距,增强加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紧迫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1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传统老实人格的现实否定

    陈方丁;

    <正> 老实人格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又具有相当的历史惯性,以至于今天仍对社会发生着影响。因此,根据现实实践的需要,对这一“遗产”(即传统的老实人格)进行辩证否定,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建构之中,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然要求。探讨老实,先得从文字上作一番考察。“老,考也,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我国素有尊敬老人的传统,这样“老”便获得了“尊”的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证明。郑玄注《周礼》中的“乡老”说:“老,尊称也”,也是例证。实,则可泛指事

    1991年04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道教教育管理制度初探

    谭佛佑;

    <正> 道教是我国早期封建时代形成的宗教,千百年来与儒、释鼎立,对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道教建构了不同的教派及其教团组织,形成自身独特的传道授徒的教育场所,建立了具有宗教特色的较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无疑是我国文化教育遗产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对它的发掘、研究,教育史学界尚属空白。本文不拙浅漏,专对其教育管理制度,作一初步探讨,以作引玉之砖,并就教于方家。

    1991年04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前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与跌落归因

    严大奎;

    <正> 明朝万历年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结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泛海东入。他们研习儒汉文化,尽诵《四书》、《五经》,朝贡巧物奇器,进呈西洋历法,引起好奇之士崇尚,拉开了“西学东渐”之帷幕。万历33年(1605)后,罗马教皇准利氏所请,熊三拔、阳玛诺、毕方济、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南怀仁等欧西“贤达”又相继渡入东土。崇祯一代,明臣徐光启与西人龙华民等通力合作,译就《崇祯历书》。乃至清初康熙时,复举西人南怀仁,白晋、雷孝思、巴多民等,对西学的传播广及到数学、物理、地舆和测绘等。到雍正,“除任职钦天监的传教士外,一律驱至澳门看管,各省天主教堂也被拆除殆尽”,使西学的传

    1991年04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师生良好心理关系对教育效果的增进

    袁俊昌;

    <正> 历来对增进教育效果的研究,大都是从教学方法方面研探,而较少从教育社会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观点来看,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不论其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学生的正常发展。无数事实说明,健康、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而冷漠、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有时还会出现诸如消沉、敌视,甚至攻击行为。因此,重视师生心理关系的研究,协调师生的心理关系,为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1年04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成人高师教师素质培养提高的思考

    石文全;

    <正> 今后的十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成人高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训合格的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成人高师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学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关系到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能否深入发展,关系到中学教育科研的水平高低,关系到能否保证各科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有的质量。因此,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是成人高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重要任务。本文试从贵州教育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现状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入手,就成人高师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几个问题特作以下探讨。

    1991年04期 32-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现代写作教学对写作教师的特定要求

    牟之楫;

    <正> 近年来,为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以培养出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各类高等学校都对写作课程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不用说在文科,就是在理、工、医、农院系也相继开设了写作课,实乃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明智之举。既然写作课程的地位如此重要,开设又如此广泛,就有必要研究提高其教学效率,以切实体现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来。笔者曾建议创立现代写作教学学(见《写作天地》总第七、八期),本文则试对现代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师这一重要因素作些考察。

    1991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训诂考证法

    周复纲;

    <正> 与引据法相类似,一般来说,考证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手段,其应用范围并不限于训诂。但本文只讨论考证法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对于考证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则暂不论列。下文所称之考证法,皆特指训诂方法之考证。以下逐层加以讨论。

    1991年04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云中君即楚之先人吴回考

    蒋南华;

    <正> 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是什么神?历代注家其说纷云。一说云中君是云神,如王逸、朱熹、胡文英、蒋骥、陆侃如、马茂元等。王逸《楚辞章句·云中君》注:“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马茂元等(《楚辞注释》)亦说:“‘丰隆’、‘屏翳’一神而异名。‘丰隆’是云在天空堆集的形象,‘屏翳’则是云兼雨的形象。因为天雨时,云在太空一定堆集得更厚,以致遮蔽了日光,天显得晦暗不明,所以叫‘屏翳’。”“云中君,犹言云中之神。”并说“云中君指云神,后世注家大多无异词。”似乎云中君为云神已成定论。一说云中君乃云梦泽之水神。如清初学者徐文靖《管城硕记》提出:“云中君犹湘君耳。”以后王闿运(《楚辞释》)、陈培寿(《楚辞大义述》)均持此说,认为云中君就是云梦泽中的水神。

    1991年0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琰之悲——兼论蔡琰作品的真伪

    欧阳慕媛;

    <正> 蔡琰,字文姬。据郭沫若考证大约生于公元177年,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推算为灵帝初年即公元170年左右生。说法不一,但她是汉末魏初转折时期的人却是肯定的。由于生在转折时期,她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幸;被掠,杖骂,弃子别夫,背井离乡,三易其夫……文姬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生。文姬的悲剧,首先是时代的悲剧。汉末魏晋是政治上混乱,社会上痛苦的时代: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董卓的擅权,献帝的迁都,封建军阀的割据,互相间的攻伐兼并,导致了大规模的战乱,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1991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钴(钅母)潭西小丘记》的两条注释

    张国光;

    <正> 1.“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这一句各注本译本多有异说。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丘的面积很小,不到一亩大,可以装到笼子里占有它。这是形容丘很小,可以一览无余。……笼,作动词用,装入笼中。”刘盼遂、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包笼起来占有它,极言其小巧玲珑之状。”中国青年出版社《历代文选》注为:“笼:包括;笼而有之:全部占有它。”《历代游记选》注为:“整个地占有它。笼,包举。”于在春的普通话翻译为:“正好全部占有它。”

    1991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鲁迅的革命现实主义

    陈锐锋;

    <正> 革命现实主义既是一种创作方法,又是一种文学思想。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在革命思想的指导下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趋向。就中国来说,从五四就开始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必然沿着革命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鲁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和开创者。

    1991年04期 57-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审美生理心理过程探索

    肖君和;

    <正> 对于审美生理心理过程的揭示,是审美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审美生理心理结构进行探索之后,我们有必要对审美生理心理过程进行探索。一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要把握审美生理心理过程,就要把握这个过程所包含的矛盾。因为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不分析审美生理心理过程中的矛盾运动情况,就不可能对审美生理心理过程加以把握。然而,审美生理心理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极其复杂

    1991年04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几个环节

    张永泉;

    <正> 写作是一种极艰苦的脑力劳动,古今许多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写作大家,也不免有面对翰墨而产生“六情底带,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的痛苦的创作体验。他们的“孤诣”之作,无不煞费苦心。“三年得两句,一吟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基须”,唐诗人贾岛和卢延让诉说写作艰苦如此,看来并不过分。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讲、读、写的能力。但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普遍感到作文头痛,谈“写”色变。每学期即使做几次作文,也多不过敷衍几笔,以图交差,作文质量不商。许多教师尤其是刚止语文讲坛的年轻教师,对此先是抱怨学生疏懒,尔后便是放任自流,久之甚至放弃作文教学。这种现象,不容忽视。

    1991年04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课一得”的教学尝试

    张纯惠;

    <正> 中学语文篇目多,课时少。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要把讲读课,习作课和阅读课处理得恰到好处,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采取措施是不行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好语文课篇目多,课时少,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呢?方法多种多样。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一课一得”的教学方法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

    1991年04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美国英语: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

    马沈龙;梁梅;

    <正> 一、美国英语的起源和发展美国英语主要是十七世纪英国英语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1620年“五月花号”载来的英国清教徒在麻萨诸塞的普里茅斯登陆,并开始了永久性居住.此后的100年间,大批英国移民来到美国。这些英国移民使用的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这种英语与现在所使用的英语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有些词的拼写不同:

    1991年04期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