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冬奥会竞技实力空间变动分析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parities of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Winter Olympic Games based on GIS
郜红娟,郑建,李延武
摘要(Abstract):
采用定性分析与GIS等定量手段相结合,利用奖牌数量、奖牌项目、国籍等指标对第17届冬奥会以来各国家的竞技实力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其竞技实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的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竞技实力的空间格局发生了重要转变,分布重心开始由欧洲向北美洲和亚洲转移,分布密度由集中向分散转变;从项目上看,传统冬奥会项目的竞技实力分布重心基本没有变化,而新兴冬奥会项目的竞技实力则由欧洲逐渐向亚洲转移;分布重心与分布密度的相对变动主要受到经济实力的变化和体育政策的影响,不同人种体质和自然环境也对竞技实力空间的变动有着间接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冬奥会;竞技实力;空间变动;经济变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ZC061)
作者(Author): 郜红娟,郑建,李延武
DOI: 10.13391/j.cnki.issn.1674-7798.2013.06.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史兵.关于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讨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1-5.
- [2]罗智.第24-27届奥运会我国各等级项目群体竞技实力渗透现象分析[J].中国体育科学,2005,41(2):3-7.
- [3]沈军,邱波等.冬季奥运会项目[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 [4]王仁周,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1924-200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 [5]2010年冬奥会官方网[EB/OL].http://www.vancou-ver2010.com/.
- [6]胡晓娟,朱建勇.中韩两国都灵冬奥会成绩对比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6,27(3):72-74.
- [7]姜中阳.理性盘点都灵冬奥会——中国冬奥运动的成绩、差距及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64-67.
- [8]曾吉.冬奥会项目列入年代和起源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6,27(6):41-43.
- [9]刘俊洁.第16—20届冬奥会中、韩两国成绩对比及韩国制胜之道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0):81-85.
- [10]王岩,栾兆亮,栾海燕.冬奥会北欧两项运动员年龄和身体形态特征[J].冰雪运动,2008,30(2):33-36.
- [11]李力研.人类种族与体育运动[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