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伐檀》主旨的争论及其阐释要义Controversy about the Gist of 伐檀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Gist for Its Interpretation
安敏
摘要(Abstract):
《诗经·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但对它的主旨的研究却始终难成定论 ,近年来新的说法有情哥说、敬老歌说、激发劝戒说、勤劳致富说、劳动分工说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诗中“君子”、“不素餐”以及“尔”“彼”人称所指等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都超越了其内在构架 ,进入了阐释的多元化困限 ,是急于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表现 ,但在没有更充足的证据之前 ,旧说不能因其老套而妄加否定。
关键词(KeyWords): 伐檀;主旨;君子;不素餐;阐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安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秦文兮.对《伐檀》中某些注释的商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4):81-83.
- [2]张启成.《伐檀》题旨讨论述评[J].贵州文史丛刊,1986,(4):133-137.
- [3]刘清涌.《伐檀》思想内容质疑[J].语文学习,1987,(11):23-25.
- [4]李云贵.“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别解———兼论《伐檀》的主旨[J].求索,1992,(2):87.
- [5]沈家仁.《伐檀》中的“河”[J].争鸣,1992,(4):44.
- [6]周蒙.《魏风·伐檀》的文化释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J].求是学刊,1996,(6):71-74.
- [7]俞志慧.《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115-118.
- [8]梅琼林.《诗经·伐檀》是一首敬老歌[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1):44-46.
- [9]刘恭懋.《诗经·伐檀》是敬老歌吗?———与梅琼林先生商榷[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2):53-57.
- [10]梅琼林.《诗经·伐檀》题旨的文化探索及阐释的多元性困限———对刘恭懋先生商榷论文的回应及理论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3):64-67.
- [11]杨建国.再谈《伐檀》之主题[J].,高等函授学报,1998,(4):7-10.
- [12]张永军.《伐檀》主题别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8):11.
- [13]鲁洪生.也谈《伐檀》《硕鼠》[J].首都师大学报增刊,1998,(9):12-15.
- [14]张启成.《诗经·伐檀》本义争论的再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59-61.
- [15]易健贤.君子的赞美诗———《诗经·伐檀》题旨讨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54-58.
- [16]朱熹.诗集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17]金启成.诗经全译[M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 [18]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 [19]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5.
- [20](汉)韩婴.韩诗外传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 [21]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 [22]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