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物价的地理成因分析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cause to Guizhou's commodity price
许佳佳
摘要(Abstract):
一个地区的物价水平往往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的物价相应较高,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物价则相对较低。贵州作为一个西部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其物价水平却与本地的经济呈现出极大的反差,超过很多中东部省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从地形、交通、气候和自然环境因素等对贵州物价的影响分析,指出贵州物价不合理的原因,以期对现实市场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贵州;物价指数;地理成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许佳佳
DOI: 10.13391/j.cnki.issn.1674-7798.2013.06.01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祝平.物价上涨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物价,2008(03).
- [2]刘迪生.西部地区物价涨幅偏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新疆为例[J].价格与市场,2011(10).
- [3]花子.气候与性格[J].参考消息,1992(09).
- [4]杨学亮.新疆物价涨幅偏高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实事求是,1997(01).
- [5]张风波.试论交通货运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7,1:63-74.
- [6]韩志荣.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物价总指数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5(03).
- [7]于兆宇,张诚,张志坚.铁路货运量与国民经济总量关系的协整研究[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1,33(12):1-3.
- [8]陈厚义,刘斌,张强.贵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5(20).
- [9]郭眉悦.PPI与CPI价格传导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8,11(11).